標籤

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

自殺一問

Date: 20151026
Version: 1

在以前,我認為那些會自殺的人沒有抗壓性...之類的。但後來發生了一些事、聽到了一些話、學習了一些知識,讓我對「自殺」這件事改觀了。

自殺的前提:

若P則Q
若 Z(利) > B(弊),則 自殺
Z(利):因自殺而產生的好處
B(弊):因自殺而產生的壞處 or 對死亡的恐懼

人的天性是趨吉避凶的,當"因自殺而產生的好處"大於"因自殺而產生的壞處"或"對死亡的恐懼"時,自然而然的會選擇自殺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

什麼「想想愛你的人們」、「自殺不能解決問題」這些屁話,你以為他們沒想過嗎?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他們會沒聽過嗎?就是因為想過後,發現Z(利) > B(弊),所以才選擇自殺的。又或者說,在那當下,在那一瞬間,Z(利) > B(弊),所以自殺。

又換句話說,許多人想自殺後來又不敢了,又或者是自殺後被救活後很後悔當初要去自殺,這些種種說明了,資訊不對等的結果,對於"因自殺而產生的壞處"或"對死亡的恐懼",他們低估了,因而造成了Z(利) < B(弊),所以他們不敢了或後悔了。

從上述又可得知,人是盲目的,人不是全知全能的,人是主觀的,其造成的結果就是"資訊的不透明"又或者是"資訊的不對等",兩者意思是一樣的,若是透明的,則資訊可以相互交流,則不會造成不對等的現象發生,當"資訊不對等"發生在"因自殺而產生的好處"、"因自殺而產生的壞處"或"對死亡的恐懼"上面時,就造成了Z(利) > B(弊)或Z(利) < B(弊),而產生了自殺不自殺、後悔不後悔,應該去自殺不應該去自殺...等結果。

上述說明了"資訊的不對等"對於個人的影響,"資訊的不對等"也同樣發生在外部環境上,當你去找心理醫師時,你跟醫師講的話真的跟你內心的話一樣嗎?當你要自殺時,有一個路人基於其個人主觀意識選擇決定救你,而讓你無法自殺,這些種種"資訊的不對等"也造上了Z(利) > B(弊)或Z(利) < B(弊)。

自殺,只是一種選擇,是在Z(利) > B(弊)之後,所做出的一種選擇罷了。

因此,此後,我對於那些自殺的人們,懷抱著"尊重其選擇"的態度,而不以個人主觀意識做評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